close

作者: GuidedHIO (科科) 看板: studyabroad
標題: [分享] My Nature paper is accepted
時間: Thu Feb  2 02:09:52 2012

感謝幸運之神的眷顧,我想這是開春最好的禮物了。
(我的背景可以查詢我的錄取文)(中英交雜,不好意思)
這篇是純粹的Nature,不是子期刊。

這篇論文花了十個月的時間,終於被accepted,這大概是我做
研究以來,遇到與reviewer最辛苦的纏鬥了。一開始,Editor
很快的就送出去給兩個reviewer,這讓我們覺得很開心,據說
投稿Nature讓Editor擋下的就有80%,總算我們不是被秒殺。

Reviewer在一個半月後回覆,意見都很正面,要我們補一些分
析。Reviewer1很明顯是作理論的,他只有一個問題。不過怪
的是Reviewer2的comment超級多,問的也超級細。為了回答所
有的comment,真是把我們搞得半死,不過大家都很興奮,也就
算了。

又等了一個半月,Reviewer2又來了一份超級多的comment,多
重要的是,一個月後我就要考資格考筆試。我想那一個月真是
我人生最痛苦的一個月,要念書,要跑模擬,還要每天靠吃安
眠藥才能睡。那一陣子壓力爆大,因為那是我第二次資格考,
再不過我就要跟UCLA說byebye。懷疑(有可能被婊)加上壓力,
我第一次感受到瀕臨崩潰是甚麼感覺。

回覆後,這次等了超級久的兩個半月,一樣一堆comment,最
好笑的是,reviewer1基本上同意,reviewer2卻reject,而且
reviewer2足足拖了兩個半月,硬是拖到耶誕節前把你reject。
這下我們了解了,這傢伙八成是主要競爭者,想拖住並趁機偷學。
我老闆再也按耐不住,打電話給Editor,跟他解釋我們這篇的
重要性,並表達reviewer2這樣拖是不合理的。Editor某種程
度被說服,答應會注意reviewer2。不過這下好了,不用放耶
誕了。合作的老美還是自己去爽去放假,我們華人只好摸摸鼻
子扛下來。

前天被通知accepted,總算是了了這件事。當然我想Editor某
種程度是站我們這邊一點。Reviewer1同意放行,Reviewer2還
想拖,但Editor已經不願等他,直接通知我們accepted。

前面只是交代一些歷程。我其實是想分享我的一些心得感想給
要踏上美國的研究生(走學術的)。

1.選個會操死你的老闆吧!
常聽到人說,不要選華人教授、未婚女教授、助理教授這種說
法。不過,我之所以選這個教授,除了領域之外,就是看上他
超級push。這讓我想起我前陣子看到MIT的學生會長歡迎新學生
的用字"Welcome to the hell!",我們group基本上跟地獄也沒
太大不同。我兩年前剛來時,小秘還特別跟我說不要成為slave
,不過我想美國人大概很難體會這種心情。這兩年又三個月,
我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發paper,一篇PNAS,一篇Opt. Express,
兩篇PRB,一篇JSR,加上這篇Nature,共發了六篇。有質有量,
總算是沒對不起幫助我來UCLA的老闆與前老闆了。當你回頭看,
你會覺得自己好像從死亡皇后島回來的一輝一樣吧......

2.Perception, Proficiency, Persistence
這是我老闆最愛的座右銘(我想這是楊振寧說的)。對我的研究
生涯而言,我想再貼切也不過了。說到眼光,我不得不再感
謝我的前老闆一次。我想一般研究生最大的困擾大概就是選領
域吧。我來分享一點我前老闆是怎麼把我帶進這領域的。我前
老闆是國內作理論的大咖(不過跟我的領域卻是天南地北),我
記得他每年都會來美國參加March Meeting,大概就是像物理
年會的大拜拜,吸收新知,找交流。某天我問他為什麼會對我
這領域產生興趣,他說,"你看世界上大家都在蓋這種facility
,有了硬體總不能沒有人與軟體吧?"又說"在我這一行,我不
保證將來學生畢業有工作,但你那一個領域,絕對有飯吃"。
所以他都一直鼓勵去找他的新學生做我這個領域,不過很遺憾
的,大概只有under聽的進去,博班生都堅持要做我老闆本行。

說到專業與持續,我只能說人需要幸運,但在幸運來臨之前,
請把自己準備好。我在中研院耗了很久的時間,碩士三年,國
防役四年,申請學校的delay,加一加至少八年。跟我同年紀的
都畢業當博後了,我才要剛開始念博士。但我得要說,那幾年
我前老闆真的幫我打下基礎,作研究的方法與態度,我才能抓
住這機會。我覺得台灣學生都有很好的實力,很常看到留學版
有人問該不該多delay一年?我常常心理想,我都不知道delay
多少年了......其實這個問題很簡單,只要能讓你基礎更扎實
、學得更多、眼界更廣,都值得去做。人生很長,差一兩年真
的不算甚麼,不夠專業不夠持續,永遠都是白做工。

3.不死守前人規則或數據
說到這個我就想起一年多前在PTT上跟別人吵學生在美國是不是
低收入戶,一堆人去翻數據,說甚麼你是在貧窮線之上等等。
但事實就是,我是學生,我申請到低收入補助,那麼,你要相
信數字?還是相信事實?回到研究,我老闆的前一篇Nature引
起很大的爭論,到現在還是爭論不休。我老闆也懶得去爭論,
他只說,"持續努力工作,時間會證明。""突破性的發展一開始
總是不被接受。"就如同獲頒諾貝爾化學獎的準晶體研究,該科
學家之前還被另一個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羞辱,"沒有
quasi-crystal,只有quasi-scientist"。我老闆自己是做實驗
起家的,他常說,"如果你只是遵循SOP,你永遠做不出傑出的實
驗","世界上開創性的工作都是在不完美的實驗環境下做出來的"

4.研究運
這是我那去普林斯頓的學弟說的。他覺得研究運很重要。我把它
延伸一點,如果你覺得你總夠有些成果或你總是有貴人相助(好
老闆,好學長......),那就持續下去吧,有一個好的領域,持
續,加上運氣,有一天就會"噴出"(這跟股票超像的)。反之,
如果你一直覺得很卡、很不得志,又很會被婊,那麼就放手吧,
應該有別的事更適合你。

5.一些申請學校的雜事
在我待在美國的這些年,美國人是超級會打嘴砲的民族。如果
你聯絡教授的信件中有看似(隱含)正面的語句,請忽略。那只
是你不了解它們民族性或者語言使用的結果。我剛來的時候,
老美說"See you later",還真是以為等一下就會見面,但事實
上就是BYE。很多美國教授寫信看來都很正面,其實只是客套。
此外,就我看到的,跟老闆裝熟(申請前看paper表示很有興趣)
其實沒甚麼用,大家都這樣搞,那些教授也清楚得很。很多時
候只是覺得煩(如果多次騷擾的話)。

-------------------------------------------------------

終於可以打開自己的一片天,不用跟在別人的屁股追趕了。人
生真的可以變化很大,想當初我GPA超低,申請時被百般刁難。
作夢也想不到可以進名校、出Nature。在比別人晚了數年之後,
總算也可以有自己的代表作。如果有機會出國的話,還是很努
力的游過來吧。在這裡,你會嚐盡冷暖、生不如死,但你也會
智識大增、眼界大開。在台灣,其實九成的學生真的是過太爽,
並不是說人生要永遠非常拼,但走過一遭,我真的就沒有任何
遺憾了。希望這篇加我前篇錄取文可以鼓舞要游過太平洋來到
美國的學子們。有些人他們真的很厲害,他們的本事坐飛機就可
以。但像我這種沒本事的,只能用游的。在茫茫的海上,你真
的看不見未來在哪裡,但你絕對知道,只要持續並方向正確,
你就會游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LIN CK 的頭像
    LIN CK

    tedasian

    LIN C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